本网讯 为深入推进社科研究服务地方发展,提升教师社科研究水平,4月12日上午,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成功举办社科研究经验分享报告会。会议特邀孝感市社科联党组书记、副主席章志海作主题报告,我院党委书记王银芹教授主持,文学院副院长张蕊教授及教师代表参加。会中,大家就“社科研究如何接地气、服务地方发展”这一主题展开深入探讨。

一、聚焦地方特色,让社科研究“接地气”
会议聚焦地方高校社科工作的现实挑战与创新路径,强调社科研究应走出书斋,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,真正让学术成果转化为社会价值。章志海主席指出,“社科研究的价值既要得到高层认可,也要扎根基层实践。”他特别强调,地方学者需以独特视角挖掘孝感文化资源,如云梦睡虎地秦简中的孝文化元素,真正做到“把科研论文写在孝感大地上”。

谈太辉老师以“云梦简牍中的孝文化研究”为例,建议团队梳理云梦博物馆馆藏,从法律史角度提炼简牍文化现实意义,让研究更具深度和实用价值。谈向荣老师则提出“简牍文创实践”新思路,倡导运用图片、实物等可视化手段,降低学术门槛,让研究成果贴近公众,使简牍文化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。


二、精准申报:选题要“亮眼”,内容要“抓人”
针对社科项目申报中的难点,章志海主席提出三点建议:一是“小切口深挖掘”,选题需聚焦具体问题,如“秦简孝文化条款的现代转化”;二是“强化可读性”,运用AI等技术辅助文献梳理,但需扎实理论功底,确保逻辑严谨;三是“标题见真章”,以“简牍里的孝感密码”等生动表述吸引评审关注。

三、共建协作平台,助力科研攻关
为持续推动合作,会议现场组建了“孝感社科研究交流群”。王书记呼吁:“希望社科联与高校教师加强联动,共享资料、碰撞灵感。”章志海主席也表示,市社科联将全力支持学者们申报各级项目,共同打造具有孝感特色的社科品牌。
会议最后,王书记总结道:“社科研究的价值不在于‘影响因子’的高低,而在于能否真正推动社会进步。希望未来我们能搭建更畅通的渠道,让学术研究更好地服务孝感乃至全国的发展需求。”

此次研讨会深挖云梦简牍等文化IP的学术价值,探索成果转化路径,不仅为地方社科研究指明了发展方向,还为孝感文化强市建设注入新动能。与会教师纷纷表示,将不断改进研究思路,提升研究水平,以扎实研究回应时代需求。